四川省食品生产经营安全协会
文章详情

川酒浓香型原酒与大曲生产技术规范正式出台!  四川白酒产业迈向标准化新时代

发表时间:2025-03-28 09:44

川酒浓香型原酒与大曲生产技术规范正式出台!

四川白酒产业迈向标准化新时代

【重磅发布】

近日,由四川省食品检验研究院、四川省食品生产经营安全协会等单位及五粮液、泸州老窖、剑南春等协会的四十余家会员企业共同起草的《川酒(浓香型)原酒生产技术规范》(DB51/T 3261-2025)《川酒浓香大曲生产技术规范》(DB51/T 3262-2025)两项地方标准于2025年3月19日正式发布,2025年4月19日实施。


为何发布这两项标准?

图片

四川省作为中国浓香型白酒的核心产区,拥有“六朵金花”“十朵小金花”等众多知名酒企,但长期以来,原酒生产和大曲制备的工艺标准参差不齐,导致产品质量波动、市场竞争力下滑。例如,原酒生产中原料处理、窖池管理缺乏统一规范,大曲制备的温湿度控制、菌群培养依赖经验,难以适应现代规模化生产需求。两项标准的发布,旨在解决行业痛点


1、规范工艺流程

通过统一技术指标,减少人为操作差异,确保产品质量稳定性;


2、强化地方特色

突出川酒独有的“老窖泥微生物”“续糟配料”等传统工艺的科学化表达;


3、推动产业升级

引导中小企业对标先进技术,助力川酒从“量”到“质”的转型。




标准内容有哪些核心要点?

图片


1.《川酒(浓香型)原酒生产技术规范》(DB51/T 3261-2025)


原料要求

明确高粱、大米等粮谷的粉碎度(20目筛占比10%-40%),稻壳需清蒸30分钟以上以去除杂质。


工艺规范

细化“开窖起糟”“分层蒸馏”“续糟配料”等步骤,规定窖池养护、黄水回用等细节,确保风味物质(如己酸乙酯)的稳定生成。


质量追溯

要求建立从原料到成酒的全链条追溯体系,保障食品安全。

2.《川酒浓香大曲生产技术规范》(DB51/T 3262-2025)


生产环境

制曲车间需分区管理(原料库、曲房等),温湿度动态监控,防止杂菌污染。


工艺创新

规范“润料-粉碎-压制成型-培菌-贮存”全流程,明确曲坯水分(35%-40%)、培菌温度(中偏高温)等关键参数,提升大曲糖化力。


微生物管理

要求利用窖泥功能菌(如梭菌属)强化大曲品质,推动传统工艺与现代生物技术结合。



标准发布的意义何在?

图片

1


提升行业竞争力

图片

通过标准化生产,川酒原酒品质将更趋一致,巩固“川派浓香”的市场地位。


2


保障食品安全

图片

严格规范生产用水、原料检验等环节,降低食品安全风险。


3


促进技术创新

图片

标准首次将“微生物组学”“机械化摊晾”等现代技术纳入传统工艺,为行业注入新动能。


4


助力乡村振兴

图片

推动中小酒企规范化发展,带动地方粮食种植、包装物流等产业链升级。



图片

         结语         

图片

  协会牵头组织龙头企业、科研机构参与标准制定,确保标准既传承传统工艺,又符合现代产业需求。两项四川地方标准的发布实施,标志着川酒产业从“经验主导”迈向“科学规范”的新阶段。

  未来,在标准的引领和协会的推动下,四川白酒将以更统一的品质、更鲜明的特色,引领中国浓香型白酒走向世界!